自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在中國武漢市初次爆發並蔓延以來,有關該病毒的來源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也因此衍生出各種爭議。
病毒起源争议[编辑]
参见: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流行病学溯源
2020年11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官网上发布了当天SARS-CoV-2病毒病例行发布会的视频,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在发布会上表示,有必要對病毒如何從動物傳播到人身上進行嚴格調查,而需要從發現首批病例的地方開始,那就是中國的武漢。而武漢華南海鲜市场是SARS-CoV-2病毒的最先發現地。他又表示已獲北京保證,將盡快安排國際專家組到武漢實地考察,以調查SARS-CoV-2病毒源頭。[1][2][3][4][5]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前首席流行病学家曾光11月24日透過《环球时报》表示病毒很有可能在武汉发现之前就曾在多个地方共存过。[6]
2020年11月25日,世衛專家稱冀重返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以跟進新型冠狀病毒的最初感染個案,調查病毒如何可能由蝙蝠傳播給人類。世衛動物疾病專家恩布雷克說,團隊希望可以找到最初受感染的市場工人,因為他們對於可能從哪裏感染病毒,或掌握重要資訊,又說現在調查還不算晚。他又重申世衛和大部分科學家的觀點,指出沒有任何跡象顯示病毒是人工製造[5]。
德國之聲指出,一旦学术界对疫情初始线索有非來自於中國武漢的證據、新发现或僅僅是假设,中国媒体就會大量片面或断章取义引用[7]。
世卫组织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表示,有必要对病毒如何从动物传播到人身上进行严格调查。首先要調查的地方就是发现首批病例的中国武汉。不過中国新闻媒体宣称瑞安表示「在武汉发现COVID-19之前病毒已在世界其他地方存在」。几天后瑞安表示,COVID-19病毒起源于中国以外的说法是一種推测[8]。中国官方媒体没有对瑞安的回應进行报道[9]。
世卫组织于2021年3月发表的溯源报告认为,病毒“非常可能”是透过一种中间动物宿主从蝙蝠传播给人类的,但现在没有足够的证据来确定具体物种。该报告还表示,病毒透过冷藏/食品链传入是“可能的途径”,而实验室泄漏的说法被认为“极不可能”。[10][11]
2023年3月20日,美国总统乔·拜登签署法案,要求解密导致2019冠状病毒、与冠病溯源相关的信息。[12]由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起草的一份报告于同年6月23日解密,称美国情报界没有表明新冠病毒从实验室泄露的直接证据。[13]
中国实验室起源说[编辑]
参见:2019冠状病毒病武汉实验室释放与泄露论
病毒是从中国实验室(意外或故意)释放的说法最早出现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初期。[14][15]当时多数媒体和政治人物将其视为阴谋论。[16][17]实验室意外泄漏的假说在2021年重新引起了科学界和媒体的关注。[18]同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一份溯源报告,认为实验室泄漏的说法“极不可能(extremely unlikely)”。[19]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报告的评估还不够全面。需要更多的数据和研究来得出更可靠的结论;对于病毒是否来源于实验室的说法需要进一步调查。[1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指,“实验室事件引发病毒这种假说是极为不可能的”,这是此次溯源报告中“所明确的一个重要科学结论”。[21]
2022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工作组表示,需要更多的中国数据来研究新冠病毒的起源,不排除实验室泄漏也是因素之一。[22]
2022年10月,名利场和ProPublica发布一篇报告阐述了病毒如何从实验室泄漏中传播,不過他们也强调这些发现缺乏无可争议的证据。這一報告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趙立堅駁斥。[23]
2023年3月8日,美国众议院听证会上在疫情爆发初期担任美国疾控中心主任的雷德菲尔德表示其个人坚信新冠病毒更可能是实验室意外泄露的结果。[24]
2024年12月2日,美國眾議院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特別小組委員會(英語:House Select Subcommittee on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發表一份520頁的報告,經過兩年的調查,該小組委員會得出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從中國實驗室洩漏出來的結論[25][26]。
2025年1月25日,美國中央情報局根據調查結果公布文件顯示,COVID-19病毒很可能源自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並從該研究所的實驗室洩漏。中央情報局局長約翰·雷克里夫表示根據掌握的情報、科學及常識,全都顯示COVID源自武漢病毒研究所發生洩漏[27][28]。
2025年3月12日,德國多家傳媒報道,德國聯邦情報局根據中國研究機構的科學數據等資料,在2020年就研判新冠疫情的起因很有可能是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事故,確定機率高達80%至95%。情報顯示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實驗存在風險,而且有大量違反安全規定的操作[29][30]。
2025年4月18日,美国发布改版后的新冠官方网站,再度認定新冠病毒的源头來自中国实验室泄漏。4月30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白皮书,表示美国疫情发生的时间早于中国疫情暴发时间,应该对美国开展病毒溯源调查。[31]
美国资助中国实验室研究说[编辑]
2025年2月3日,美国政府效率部负责人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指控美国国际开发署使用美国纳税人的资金,支持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用于研究「蝙蝠冠狀病毒突变」,导致新冠病毒直接或间接产生。同时指控美國中央情報局通过美国生态健康联盟(英语:EcoHealth Alliance)全程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中国病毒研究所的新冠病毒的研发,因此有欺骗公众病毒的来源的嫌疑[32]。另据报道,在埃隆·马斯克提出该指控的同时,一张疑似美国政府内部文件的照片在X上疯传,其内容显示在2019年,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的所长、疫情期间担任白宫冠状病毒工作组“事实上”的发言人安東尼·佛奇与美国国际开发署通过美国生态健康联盟(英语:EcoHealth Alliance)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向中国武汉的一名科学家提供了超过4000万美元用于该研究,且该中国科学家随后被指为“零号病人”[33][34][35]。
冷鏈假說[编辑]
2020年11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疫情源頭可能來自於進口的冷凍食品[9][36]。
2021年8月,中國疾控中心中國現場流行病學培訓項目主任馬會來再次提到「冷鏈假說」,他日前在北京接受陸媒訪問時表示,推測2019年底發生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COVID-19疫情,也有可能是由進口冷鏈產品引入。這次他出具的根據是青島去年10月出現的疫情溯源調查結論,該研究認為青島疫情源頭是透過境外冷鏈輸入,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專家首次從冷鏈產品外包裝分離出了活病毒。[37]
就來源要求調查引發的爭議[编辑]
排除世界卫生组织獨立調查爭議[编辑]
2020年4月,澳洲總理莫里森、外交部長佩恩及國防部長達頓等先後公開表示,由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在世界各地造成嚴重災情,各國都應支持、且有義務調查中國的病毒源頭與傳播途徑。澳洲外長佩恩稱,調查需由世衞以外的獨立機制進行,調查範圍應包括病毒在中國的起源、應付病毒的方法,以及中國曾對外公開的資訊等。澳州衛生部長亨特亦表示,推動獨立調查是關乎澳洲以至全球利益,「當發生一場重大的全球性災難,而不進行調查,這看起來很奇怪。最終我們必須採取行動,不僅為了符合澳洲利益,而且符合全人類的福祉。[38]
針對澳洲倡導的國際獨立調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則指控澳洲是從美國得到「某種消息」,然後進行「政治操弄」。[39]中國駐澳洲大使成競業接受澳洲媒體訪問時警告,中國消費者或因而杯葛澳洲產品。[38]澳大利亚尝试游说法、德、英等国家领导人支持排除世卫组织的调查,但遭到冷遇,英法表示现在不是调查的时候,德国支持调查但同时表示支持世界卫生组织[40]。
2021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病毒溯源專家組成員、荷蘭病毒學家古柏曼斯(Marion Koopmans )日前要求各成員國授權開展第二階段的病毒溯源研究,並警告在中國檢查血液樣本以及其他重要線索的時間已所剩無幾[41]。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6月20日對媒體表示,如果中國不配合對導致2019冠狀病毒疾病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病毒源頭進行「真正」的調查,將面臨國際上的孤立。[42]當月,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由于中国方面数据的缺失,该组织对COVID-19起源的调查尚无定论[43]。
中國大陸媒體稱美国拒绝调查病毒起源争议[编辑]
2020年6月8日,美国驻华大使馆推特账号发表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表态:美国和120多个国家支持调查COVID-19来源,让中国就世界卫生大会5月18日的决议给个交代。但有中國大陸媒體指5月18日美國在世卫大会题为「COVID-19 response」的决议中沒有參與「调查病毒来源」的投票[44]。美國在5月29日才宣布中断与世卫组织的联系,有中國大陸媒體因此認為美国早就决定不会配合调查病毒起源。[45]
中國被指干涉和拒絕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编辑]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高力接受天空新聞訪問,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多次請求加入中國正進行的病毒源頭調查工作,但均被拒絕且未提供合理理由,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掌握的資料,病毒是源自中國武漢,相信為自然產生,非人造。[46]
紐約時報報道,世卫组织的病毒起源研究分两个阶段展开。其中第一个阶段通过查看医院记录以及走访2019年12月的患者來確定首批患者,此外第一階段還包括调查跟踪武汉市场上銷售的野生动物和供应链。第一階段由中国科学家主导,外部人士对中国科学家的工作进行远程评审。第二阶段为国际专家与中国合作共同在动物宿主和中间宿主中寻找病毒。而世卫组织曾於2020年7月向中國派出兩名專家。這兩名專家始終未能前往武汉。當時中国官员還表示,2019年欧洲的污水系统中发现了COVID-19病毒,世卫组织应该在欧洲展开调查[47]。
2021年1月初,世卫宣布一個10人世卫国际专家团準備前往中国追溯冠病大流行。不過1月5日,谭德塞证实,国际专家团的签证仍未获批,谭德塞本人感到非常失望[48]。1月14日,世卫組織的溯源專家被允許來華調查[49]。
2021年2月12日,據《华尔街日报》援引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人员的话报导称,中国当局拒绝向WHO调查人员提供有关早期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原始个人数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人员認為,这些数据可以帮助调查人员确定病毒如何以及何时在中国开始传播[50]。
2021年3月30日,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發佈,認定武漢實驗室洩漏病毒的可能性「極低」[51],但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要求對武漢病毒所是否泄漏引發疫情重新進行調查,他同時公開批評中國當局沒有給國際專家提供足夠信息。[52]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韩国、挪威等14國政府指控中国妨碍国际专家调查工作[53]。美聯社則認為,協助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的美國科學家、生態健康聯盟(Eco Health Alliance)的領導人彼得·达萨克向武漢病毒學研究所提供了至少60萬美元的國家衛生研究院經費,並長期為中國辯護[54]。3月31日,中方專家組組長、清華大學教授梁萬年表示,中方專家掌握的信息和外方專家掌握的信息不存在差異,「中國沒有給原始數據的假設和提法不成立」[55]。
2021年7月22日,中国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中国不接受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新冠溯源第二阶段计划[56]。8月13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表示中国—世卫组织联合研究报告的形成,完全遵循世卫组织程序,采取了科学方法,已经被证明是一份有价值的、权威的、经得起科学检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报告。这份报告已由世卫组织正式发布,理应成为全球溯源工作的基础和指南,任何企图推翻和歪曲联合研究报告结论的做法,都是政治操弄,也是对全球科学家和科学的不尊重。再次拒绝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對COVID-19起源进行新调查的呼吁[57]。
2023年1月底,一些来自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數據上传至“全球共享所有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這些數據与2020年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采集的样本有关,後來這些數據被删除。在数据被删除前,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已经将其下载并展开分析。世卫组织敦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数据分享给国际科学界以供分析并称于3月14日召集了新型病原体溯源科学咨询小组、要求中国疾控中心的研究人员和多名国际科学家向其提交有关这些数据的分析结果。2023年3月17日在联合国新闻《世卫组织总干事:任何有关新冠病毒溯源的数据都应同国际社会共享》一文中,世卫组织新冠疫情应对技术主管玛丽亚·范克尔克霍夫(Maria Van Kerkhove)表示这些数据显示在新冠病毒呈阳性的样本当中存在貉的基因,說明一些当时在华南海鲜市场贩卖的动物可能感染了新冠病毒。譚德塞表示这些数据应该在2020年就應該分享出来。他呼吁中国在分享数据方面應做到透明。[58]
2023年3月30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China CDC weekly)》刊登了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武桂珍、刘军等人“让新冠病毒溯源回归科学”的主题文章。文章指出疫情发现地点不等于疫情起源地。[59]
2023年4月8日下午,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表示,新冠病毒溯源研究是一个很专业的问题,中国在溯源科学问题上一直秉持科学态度,率先主动邀请世卫组织选派国际专家组两次来华合作开展溯源联合研究,在武汉完成了第一阶段联合溯源研究,形成了《世界卫生组织召集的SARS-CoV-2新冠溯源研究:中国部分——世卫组织联合研究报告》。在整个第一阶段联合研究过程中,中国向联合专家组提供了当时所掌握的所有溯源相关资料,没有隐瞒任何病例、样本及其检测和分析结果。世卫组织个别官员和专家随意发表观点,轻率否定当时的结果,完全是违背科学精神的,是将新冠溯源政治化的表现。中方奉劝世界卫生组织有关人士回归科学和公正的立场,不要主动或被迫成为个别国家把新冠溯源政治化的工具。[60]
美媒被指扭曲訪華世界衛生組織觀點[编辑]
2021年2月13日,據香港媒體報導,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組成員彼得·达萨克和費舍爾(Thea K Fischer)在Twitter上指責美國媒體對自己的觀點進行扭曲及斷章取義以迎合之前媒體定下的結論,他們從中國方面得到重要的新數據,和中國方面有良好的合作,達薩克更點名批評《紐約時報》無恥[61][62]。
中國媒體報導稱「瑞士生物学家」称美国施压世卫组织溯源工作[编辑]
主条目:威爾遜·愛德華茲事件
2021年7月31日,观察者网、中国新闻网[63]引述,中國官方媒體新华网[64]、人民网[65]转载一位名叫“威爾遜·愛德華茲”的“瑞士生物學家”的觀點,該觀點稱「世衛組織新冠溯源工作在美國的施壓下可能被政治化」[66][67]。
在中國官方媒體數天來報導關於「威爾遜·愛德華茲」的新聞後,瑞士驻华大使馆于微博闢謠,聲明相關報導是假消息,又指出瑞士不存在名为「威尔逊·爱德华」的公民,生物学界未有以该名字署名的文章,其脸书账户于7月24日开设,仅发帖一条,只有三位好友,推测该账户非为社交目的开设[68][69]。瑞士駐華大使館同時又發布「尋人啟示」,寫道:「尋找多天來中國新聞和社交媒體中引述的名為『威爾遜·愛德華茲』(Wilson Edwards)所謂生物學家,如果你存在,我們很想認識你!但更可能的是,這是個假新聞。我們呼籲中國媒體和網民刪除這個帖子。」在瑞士駐華大使館發布聲明的數個小時後,該為「Wilson Edwards」的帳戶消失不見,帖子亦被刪除[70]。
此外,《新華社》最初發布的報導稱,“愛德華茲”的評論最初被美國「南太平洋之聲」廣播電台網站引用,報導時間是7月27日。據澳洲廣播公司報導,「南太平洋之聲」是一家設立在太平洋島國斐濟的華文媒體,其手機新聞客戶端以轉載中國官媒的報導為主,該媒體在7月27日發布的文章是其少數的原創英文報導之一。澳洲廣播公司又指無法證實「南太平洋之聲」是否屬於一家美國媒體,又指對方沒有回應他們的置評請求[70]。
參見[编辑]
2019冠状病毒病阴谋论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相關錯誤資訊
中國散佈的2019冠狀病毒病假消息(英语:COVID-19 misinformation by China)
美國散佈的2019冠狀病毒病假消息(英语:COVID-19 misinformation by the United States)
参考文献[编辑]
^ International virus sleuths expected to go to China soon: WHO. medicalxpress.com. [2021-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6) (英语).
^ 中国兜售虚假信息,推动新冠病毒海外起源论.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20-12-07 [2021-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中文(简体)).
^ 中国借西方科学家之名乱指新冠来源 当事人大吃一惊.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20-12-07 [2021-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5) (中文(简体)).
^ 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最初分布在全球各地 武汉只是发现地. 海外网. 2020-11-25 [2020-11-25].
^ 5.0 5.1 世衛專家稱冀重返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調查新冠病毒源頭. 香港電台. 2020-11-25 [2020-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0).
^ David Stanway. With frozen food clampdown, China points overseas as source of coronavirus. 路透社. 2020-11-26 [2022-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0) (英语).
^ 新冠源头争议再起 湖北疫情初期文件曝光. 德國之聲. [2020-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9).
^ 新冠病毒并非源自中国?WHO:这“纯属猜测”. 德國之聲. [2020-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6).
^ 9.0 9.1 中国兜售虚假信息,推动新冠病毒海外起源论.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20-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 10.0 10.1 新冠疫情:世衛溯源報告引來的讚賞,爭議和質疑. BBC. 2021-03-31 [2022-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中文(繁體)).
^ Virus origin / Origins of the SARS-CoV-2 virus. www.who.int. [2022-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5).
^ 拜登签署法案 立法要求解密冠病溯源信息. 早报. [2023-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2) (中文).
^ 美国情报报告称,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源于武汉病毒研究所. 美国之音. 2023-06-24 [2023-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7).
^ Kessler, Glen. Timeline: How the Wuhan lab-leak theory suddenly became credible. The Washington Post. 25 May 2021 [19 Jul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5 July 2021).
^ Bandeira, Luiza; Aleksejeva, Nika; Knight, Tessa; Le Roux, Jean. WEAPONIZED: HOW RUMORS ABOUT COVID-19'S ORIGINS LED TO A NARRATIVE ARMS RACE (PDF). The Atlantic Council. [17 January 20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4-26).
^ Frutos, Roger; Gavotte, Laurent; Devaux, Christian A. Understanding the origin of COVID-19 requires to change the paradigm on zoonotic emergence from the spillover to the circulation model. Infection, Genetics and Evolution. March 2021, 95: 104812. PMC 7969828 . PMID 33744401. doi:10.1016/j.meegid.2021.104812. See i.a. "The origin of SARS-Cov-2 is still passionately debated since it makes ground for geopolitical confrontations and conspiracy theories besides scientific ones...The marginal conspiracy theory of a voluntary released of an engineered virus forwarded by the press, blogs and politicians is not supported by any data."
^ Covid origin: Why the Wuhan lab-leak theory is being taken seriously. BBC News. 27 May 2021 [16 January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30).
^ Thacker, Paul D. The covid-19 lab leak hypothesis: Did the media fall victim to a misinformation campaign?. BMJ. 8 July 2021, 374: n1656. PMID 34244293. S2CID 235760734. doi:10.1136/bmj.n1656 .
^ Miller, John; Nebehay, Stephanie. Data withheld from WHO team probing COVID-19 origins in China: Tedros. Reuters. 31 March 2021 [31 Jul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31 July 2021) (英语).
^ 赫海威. 关于世卫新冠溯源调查报告,我们知道些什么. 纽约时报. 2021-03-31 [2022-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3) (中文(简体)). 请检查|archive-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 于潇清; 王露. 世卫称不能完全排除新冠实验室泄漏的可能性,外交部回应. 澎湃新闻. 2021-03-31 [2022-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5).
^ Mueller, Benjamin; Zimmer, Carl. 世卫最新报告称新冠起源仍存疑,需要更多中国数据.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22-06-10 [2022-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3) (中文(简体)).
^ 中国怒斥重提 "捏造 "的新冠病毒泄漏理论. [2022-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1).
^ 莉雅. 美众议院就新冠起源举行听证会,前CDC主任:当时和现在都认为病毒可能来自实验室. 美国之音. 2023-03-09 [2023-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1).
^ 美国会结束COVID-19两年调查 支持中国实验室泄漏论.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24-12-03 [2024-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04) (中文(简体)).
^ 美國會COVID-19調查2年結束 認同病毒從中國實驗室洩漏. 中央通訊社. 2024-12-03 [2024-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30) (中文(繁體)).
^ 何宏儒. 白宮:COVID-19源自中國實驗室是「可證實的事實」. 中央通訊社. 2025-02-01.
^ 鄭景懋. 白宮:COVID-19源自中國實驗室是「可證實的事實」. 中央廣播電臺. 2025-02-02.
^ 韋樞. 德情報局研判新冠疫情可能源於中國實驗室事故. 中央通訊社. 2025-03-12.
^ 小山. 德國情報局2020年就研判新冠疫情可能源於中國實驗室事故.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2025-03-12.
^ 中国指美国冠病疫情早于中国 吁对美展开病毒溯源调查. 联合早报. 2025-04-30 [2025-04-30] (中文).
^ 馬斯克控美國國際開發署 「資助研究」新冠肺炎病毒. 阿斯達克. 2025-02-06. 他的這番言論是針對一則X平台上的貼文所作出的回應,原貼文者指控國際開發署使用納稅人的資金,支持中國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冠狀病毒功能增強研究,導致新冠肺炎病毒的產生。
^ https://x.com/elonmusk/status/1886129005759262964 [USAID funneled $53 million to EcoHealth Alliance, which then used U.S. taxpayer funds to support gain-of-function research on coronaviruses at the Wuhan lab—research that likely led to the creation of COVID-19......Did you know that USAID, using YOUR tax dollars, funded bioweapon research, including COVID-19, that killed millions of people?]
^ USAID補助中國開發新冠病毒? 馬斯克控助生化武器研究 川普要查誰收回扣. Newtalk新聞. 2025-02-07.
^ Did USAID funding contribute to COVID-19 lab leak?. Kazinform International News Agency. 2025-02-06.
^ 吴尊友: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冷链进口海产品或为疫情源头. 第一財經/中紀委. [2020-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0).
^ 存档副本. [2021-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2).
^ 38.0 38.1 【武漢肺炎】澳洲倡獨立調查疫情來源 中國大使警告 中國消費者或杯葛澳洲產品. [2020-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3).
^ 责任编辑:祝加贝. 2020年4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记者会. 新浪新闻. 2020-04-23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7).
^ 澳大利亚怂恿“调查疫情” 欧洲国家不买账. 深圳卫视. 2020-04-26 [2021-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9).
^ 中國拒絕再配合新冠溯源調查 世衛專家組成員警告:時間已所剩無幾 | 國際. 新頭殼 Newtalk. 2021-06-01 [202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1) (中文(臺灣)).
^ 美國警告中國:若拒絕新冠病毒溯源真正調查將被國際孤立. 美國之音. [202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2).
^ 美国能源部表示,实验室泄漏最有可能是新冠病毒大流行的起源. [2023-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9).
^ 惊人发现:美国拒绝调查新冠病毒起源. 新浪. [2020-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4) (中文(中国大陆)).
^ 狐狸尾巴露出来了!美国180度反转,拒绝配合调查新冠病毒起源. 网易. [2020-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4) (中文(中国大陆)).
^ 世衛駐華代表︰中方拒絕世衛參與調查病毒來源. Now 新聞. [2020-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5) (中文(香港)).
^ 寻找新冠病毒起源:被中国左右的WHO调查. 紐約時報. [2020-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 世卫专家赴中国遇阻 谭德塞表示非常失望.
^ 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国际专家组将于1月14日来华. [2021-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7).
^ 中国拒绝向世卫组织调查人员提供早期新冠病例的原始数据--华尔街日报. [2021-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4).
^ 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2021-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30).
^ 安德烈.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突變?.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2021-03-31 [2021-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3).
^ 14国联合指控中国妨碍世卫国际专家团武汉调查工作. [202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1).
^ 風向變了⋯WHO公布新冠病毒報告前夕 美國CNN、CBS爆病毒來自武漢實驗室. [202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1).
^ 聯合新聞網. 譚德塞指中國沒向世衛專家組供足夠訊息 大陸:不成立 | 聯合新聞網:最懂你的新聞網站. 聯合新聞網. 20210331T215913Z [2021-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9) (中文(臺灣)).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 中国称不接受世卫新冠溯源第二阶段计划 其透露出“对科学的傲慢态度”. [2021-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3).
^ 中国反对世卫组织再次入境调查冠状病毒来源. [2021-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4).
^ 世卫组织总干事:任何有关新冠病毒溯源的数据都应同国际社会共享. 联合国新闻. 2023-03-17 [2023-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4) (中文).
^ 新冠溯源“发现地”不等于“起源地” 结论以科学为基础-要闻_华商网新闻. news.hsw.cn. 2023-04-08 [2023-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8) (中文).
^ 梁佳惠, 作者:史迎春. 国新办发布会:我国一直秉承科学的态度 开展新冠病毒溯源工作-新闻-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news.cnstock.com. 2023-04-08 [2023-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0) (中文).
^ 新冠肺炎|訪華世衛專家不滿觀點被美媒扭曲 斥《紐時》無恥 (20:30) - 20210214 - 兩岸. 明報. [2021-02-15] (中文(繁體)).
^ 有世衛專家稱中方人員可信 令他們獲得重要新數據. 香港電台. 2021-02-14 [2021-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4) (中文(繁體)).
^ 瑞士生物学家:美国施压世卫组织 溯源工作恐成政治工具. 中国新闻网. [2021-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2) (中文).
^ 瑞士生物学家:新冠溯源成美攻击中国政治工具. 新华网. [2021-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0) (中文).
^ 瑞士生物学家:新冠溯源成美攻击中国政治工具. 人民网. [2021-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1) (中文).
^ 瑞士生物学家:美国试图推翻溯源报告结果,世卫恐沦为政治工具. 2021-07-28 [2021-08-11] (中文).
^ 瑞士生物学家:新冠溯源成美攻击中国政治工具. 参考消息. 2021-07-31 [2021-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0) (中文).
^ 瑞士驻华大使馆. 瑞士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 [2021-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31).
^ Embassy of Switzerland in Beijing. Twitter. [2021-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0) (英语).
^ 70.0 70.1 瑞士驻华大使馆发布“寻人启事”称中国官媒报道不实. 澳洲廣播公司. 2021-08-11 [2021-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5).
查论编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SARS-CoV-2(病毒株)· COVID-19(疾病)· 全球大流行(世界卫生组织定級)各地疫情(時間軸)亚洲东亚
中國大陸
時間軸
湖北
武汉
香港
澳門
日本
時間軸
朝鲜
韓國
蒙古
台湾
東南亞
汶萊
柬埔寨
印度尼西亚
馬來西亞
時間軸
缅甸
菲律賓
新加坡
時間軸
泰國
越南
南亞·中亞
孟加拉國
不丹
印度
尼泊爾
巴基斯坦
哈萨克斯坦
西亞
亞美尼亞
亞塞拜然
巴林
北塞浦路斯
伊朗
伊拉克
以色列
黎巴嫩
卡塔爾
沙特阿拉伯
阿联酋
土耳其
也门
非洲北非
阿尔及利亚
埃及
摩洛哥
突尼斯
东非
埃塞俄比亚
肯尼亚
马约特
留尼汪
盧安達
塞舌尔
索马里
索马里兰
南苏丹
坦桑尼亚
乌干达
西非
贝宁
布基纳法索
佛得角
冈比亚
加纳
几内亚
科特迪瓦
利比里亚
毛里塔尼亚
奈及利亞
塞拉利昂
多哥
中部
喀麦隆
中非共和国
刚果民主共和国
刚果共和国
赤道几内亚
加蓬
南部
斯威士兰
納米比亞
南非
歐洲
阿爾巴尼亞
白俄羅斯
科索沃
摩爾多瓦
摩納哥
列支敦士登
北馬其頓
挪威
俄羅斯
聖瑪力諾
塞爾维亞
瑞士
烏克蘭
英国
直布罗陀
根西岛
泽西岛
梵蒂岡
歐盟
奧地利
比利時
克羅埃西亞
捷克
丹麥
法罗群岛
芬蘭
法國
德國
希臘
愛爾蘭
意大利
盧森堡
荷蘭
波蘭
葡萄牙
羅馬尼亞
斯洛維尼亞
西班牙
瑞典
北美洲
加拿大
格陵兰
洪都拉斯
墨西哥
美国
时间轴
白宫
加利福尼亚
佛罗里达
夏威夷
马里兰
马萨诸塞
新泽西
纽约
田纳西
華盛頓州
美属维尔京群岛
加勒比
安提瓜和巴布达
阿鲁巴
巴哈马
开曼群岛
库拉索
瓜德罗普
马提尼克
圣巴泰勒米
圣卢西亚
法属圣马丁
荷属圣马丁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南美洲
阿根廷
巴西
智利
哥倫比亞
厄瓜多尔
法属圭亚那
圭亚那
秘魯
苏里南
大洋洲
澳大利亚
瑙鲁
新喀里多尼亚
新西蘭
帕劳
巴布亞紐幾內亞
法属波利尼西亚
其他
南极洲
國際郵輪
军舰
反应与影响文娱影響
教育
艺术与文化遗产
电影業
電影
电视
社交媒体
体育
东京奥运会
棄賽名單
电子游戏
华特迪士尼
社會影響
人權
社会污名
排外與種族主義
LGBT社群
宗教
罢工
經濟影響
经济衰退
金融恐慌
航空业
机场
結業航司
旅游业
旅行限制
新闻业
石油价格战
全球晶片危機
政治影響
軍事
國際關係(英语:Impac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抗议
中國大陸
自由車隊
国际援助
疫苗外交
台湾口罩外交
2023年COVID-19起源法
公共措施
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团结实验
撤僑行動
封锁措施
中国大陆
英國
意大利
西班牙
防疫泡泡
NBA
居家令
口罩實名制
表演式抗疫
清零政策
拉平曲线
大巴靈頓宣言
与病毒共存
诏令行动
其他
環境影響
科技影響
慈善活動
维基媒体反應
病毒溯源
ACT加速計劃
冠狀病毒派對
相關事物往例·預案
SARS
MERS
赤色传染
天鹅演习
X疾病
相關宿主
菊頭蝠科
RaTG13病毒
RmYN02病毒
馬來穿山甲
穿山甲冠狀病毒
作品·新詞(英语:Glossary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共同在家」演唱会
冠狀病毒醬
宅度假
超級傳播者
Zoom
Zoom城鎮
相關爭議各地
中国大陆
香港
日本
澳门
馬來西亞
台灣
美国
其他
世界衛生組織爭議
來源爭議
武汉实验室泄露论
阴谋论
輿論戰
名称争议
錯誤資訊
中國大陸(英语:COVID-19 misinformation by China)
臺灣疫情
排外及種族主義
預防與治療醫學
病毒变种
Alpha
Beta
Gamma
Delta
Kappa
Lambda
Mu
Omicron
长期症状
心理健康问题
妊娠(英语:COVID-19 in pregnancy)
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
預防
传播(英语:Transmission of COVID-19)
监视
检测
抗原
Breathalyzer(英语:Coronavirus breathalyzer)
接觸者追蹤
防疫程序(英语:COVID-19 apps)
保持社交距離
方法(英语:Social distancing measures related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口罩(英语:Face mask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空气净化器
科西-罗森塔尔盒子
疫情評估框架(英语:Pandemic Severity Assessment Framework)
工作場所危害控制(英语:Workplace hazard controls for COVID-19)
防疫疲勞
疫苗已應用
AZ疫苗
復必泰
強生疫苗
莫德納疫苗
眾愛可維
衛星V
克爾來福
諾瓦瓦克斯疫苗
科瓦克辛
克威莎
眾康可維
阿布達拉
智克威得
主權二號
CoviVac
QazVac
高端疫苗
科維福
丽康V-01
測試中
聯亞疫苗
COVI-VAC (美國)
沁可宁
研發·推展
研发(英语:COVID-19 vaccine clinical research)
曲速行動
授权
接种(英语:Deployment of COVID-19 vaccines)(COVAX)
不丹
中国大陆
香港
以色列
日本
澳門
马来西亚
尼泊爾
俄罗斯
斯里蘭卡
新加坡
臺灣
泰國
英國
美國
疫苗护照
治療(英语: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of COVID-19)
药物研发
COVID-19药物治疗(維基數據:Q116745056)
药物再利用研究(英语:COVID-19 drug repurposing research)
瑞德西韦
氟伏沙明
托珠单抗
洛匹那韋/利托那韋
α-干扰素
阿兹夫定
利巴韦林
磷酸氯喹
羟氯喹
阿比多尔
清冠一號
清冠二號
糖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法匹拉韦
抗血清
帕克斯洛維德
莫努匹韋
恩司特韦
先诺欣
氘瑞米德韦
贝特洛维单抗(英语:Bebtelovimab)
Evusheld抗体组合(英语:Tixagevimab/cilgavimab)
沙利姆單抗(英语:Sotrovimab)
機械通氣
呼吸机
體外膜氧合
医疗资源紧缺(英语:COVID-19 related shortages)
醫用品
口罩
外科口罩〈CSi口罩〉
N95口罩
拭子
鼻咽拭子
肛拭子
消毒
醫用酒精
消毒搓手液
次氯酸鈉
次氯酸
機構與人物機構
世界衛生組織
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
白宫冠状病毒工作组
薩爾瓦多醫院
醫師
艾芬
李文亮
刘文
谢琳卡
张文宏
學家
陈薇
尼尔·弗格森
德鲁·韦斯曼
高福
管軼
岩田健太郎
梁玉心
李兰娟
W·伊恩·利普金
考里科·卡塔林
马晓伟
吕克·蒙塔尼耶
石正丽
王辰
王廣發
袁國勇
曾光
张永振
钟南山
官員世界衛生組織
谭德塞
布鲁斯·艾尔沃德
玛丽亚·范克尔霍夫
迈克尔·J·瑞安
政府
斯科特·阿特拉斯
安东尼·弗契
陳時中
李克强
王乙康
诺希山
譚詠詩
其他
陈秋实
布雷特·克罗泽
方斌
方方
李泽华
邱孟煌
任志强
汤姆·穆尔
染疫政要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逝者
条目索引 · 分月病例数(分月病死数)· 病例总数表
主题
共享资源
新闻
文库
導遊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