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应用程序

网络应用程序

在较早的网络架构(如客户机 - 服务器)中,应用程序的处理负载在服务器上的代码和本地安装在每个客户机上的代码之间共享。换句话说,一个应用程序有自己的预编译客户端程序作为其用户界面,必须分别安装在每个用户的个人电脑上。升级到应用程序的服务器端代码通常还需要升级到安装在每个用户工作站上的客户端代码,这增加了技术支持成本并降低了生产力。此外,应用程序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组件通常都与特定的计算机系统结构紧密相连,操作系统并将它们移植到其他操作系统对于除了最大的应用程序之外的所有操作系统而言都是非常昂贵的 (现在,用于移动设备的本地应用程序也受到一些或所有上述问题的困扰。)

相反,网页应用程序使用由各种网页浏览器支持的标准格式(如HTML和JavaScript)编写的网页。网页应用程序可被视为客户端 - 服务器软件的特定变体,其中客户端软件在使用诸如HTTP的标准程序访问相关网页时被下载到客户端机器。每次访问网页时都可能会发生客户端网页软件更新。在会话期间,网页浏览器解释并显示页面,并作为任何网页应用程序的通用客户端。

在万维网的早期,每个单独的网页作为一个静态文档被传送到客户端,但是由于用户输入是通过嵌入在页面标记中的网页的元素返回的,所以页面的顺序仍然可以提供交互式的体验。但是,每次对网页的重大更改都需要往返服务器以刷新整个页面。

1995年,网景引入了一种称为JavaScript的客户端脚本语言,允许程序员在客户端运行的用户界面中添加一些动态元素。因此,为了生成整个网页而不是将数据发送到服务器,下载页面的嵌入脚本可以执行各种任务,例如输入验证或显示/隐藏页面的一部分。

1996年,Macromedia引入了Flash,这是一种矢量动画播放器,可以作为插件添加到浏览器中,以在网页上嵌入动画。它允许使用脚本语言来编程客户端的交互,而不需要与服务器通信。

在1999年,“Web应用程序”概念在Servlet Specification 2.2版中以Java语言引入。[2.1?]。[1][2]当时JavaScript和XML已经被开发出来,但Ajax还没有被创造出来,并且XMLHttpRequest对象在2008年才作为ActiveX对象在Internet Explorer 5上引入。

2005年,Ajax这个词被创造出来,像Gmail这样的应用程序开始使他们的客户端越来越灵活。网页脚本能够联系服务器来存储/检索数据,而无需下载整个网页。

在2011年,HTML5被定稿,提供图形和多媒体功能,而不需要客户端插件。HTML5也丰富了文档的语义内容。API和文档对象模型(DOM)不再是事后的,而是HTML5规范的基础部分。WebGL API为基于HTML5的canvas和JavaScript语言的高级3D图形铺平了道路。这些在创造真正的平台和浏览器独立显著重要性的丰富互联网应用程序。

相关推荐

怎么查看有线网卡好坏 怎样确定网卡是不是好的?
成语“天衣无缝”的翻译、意思、用法、解释、故事典故
77首喊麦歌曲被禁,MC天佑阿哲被迫改名,千余名主播被封,喊麦将步嘻哈后尘?